日前,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了2022年《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(水污染防治領域)》(環辦科財函〔2022〕500 號)(以下簡稱“目錄”)。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,我會編制了目錄典型應用案例,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上發布。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技術的申報材料,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蓋章確認。
技術名稱
城市湖泊草型生態系統重構技術
技術依托單位
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、江蘇江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、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
工藝路線
通過圍隔消浪提升水體透明度,為沉水植被恢復提供合適的光照環境;通過水生植物群落重建與快速穩定技術,實現沉水植被的快速恢復;通過健康食物網重塑與長效調控技術,實現草型湖泊生態系統的穩態維持。
主要技術指標
水體水質達到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 3838-2002)III類標準要求,沉水植物覆蓋率可達45%以上。
技術特點
技術集成性強,系統穩定性高,可實現城市湖泊草型生態系統重構及長效維持。
適用范圍
已完成控源截污、水位調控受限、水生植被退化的城市湖泊,且水體年平均氨氮<0.40mg/L、TN<1.5mg/L、TP<0.16mg/L、葉綠素a<25μg/L。
案例名稱
濱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態系統重構技術工程示范區(蠡湖)
業主單位
無錫市蠡湖風景區管理處
案例概況
工程地址:無錫市濱湖區西蠡湖西北側。
工程規模:工程示范區總面積1.08km2。
投運時間:2020年12月。
驗收情況:驗收合格。
工藝流程
針對濱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態系統重建,在湖泊水環境調查的基礎上,對現有的透明度提升與生境改善技術(圍隔消浪、底棲生物控藻、仿生水草凈化及底質改良技術等)、草型生態系統恢復和重構技術(先鋒種與建群種遴選、植物優化定植及群落快速穩定技術等)、草型生態系統長效穩定運行技術(健康食物網重塑、生態系統管護技術等),進行集成、優化,形成一整套濱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態系統恢復、重建的綜合技術體系和管理模式。
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
示范工程建成后,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,水體水質穩定維持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,局部區域達到II類,水體透明度由原來的34cm提高至80cm,真光層深度與水深比值較2017年均值提高119%,沉水植物覆蓋度由3%提升至45%,水體中總氮、總磷和葉綠素比蠡湖中未實施生態修復水域的均值分別降低了43%、55%和84%。
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
底基生態纖維草垂直投影覆蓋率30%,螺蚌最佳投放密度0.1kg/m2~0.5kg/m2。
投資費用
項目總投資5300萬元。
運行費用
年穩定運行管理費用為8.98元/m2。
能源、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
項目后期運維過程中可收割生長過旺的水生植物,帶走部分水體營養鹽,同時收割的水生植物可經堆肥預處理后作為農田肥料使用。此外,現有的草型生態系統中的水生植物,可作為類似水體生態系統修復項目中水生植物種植的種子資源庫。
原標題:2022年《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》入選技術案例 |(37)城市湖泊草型生態系統重構技術
關鍵詞:
污染防治,污水治理
全年征稿/資訊合作
聯系郵箱:hbzhan@vip.qq.com
- 版權與免責聲明
- 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環保在線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,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,https://www.hbzhan.com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- 3、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4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