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5日,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、桂林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,會上發布了首份《漓江生態環境質量報告(2022年)》。這份報告全面總結了漓江保護的經驗做法,科學評估了漓江保護的良好態勢。桂林作為地級市,首次發布生態環境質量報告,標志著保護漓江、保護桂林山水邁入新階段。
報告顯示,2022年,漓江流域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.0%;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為2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0.7%,創有監測數據歷史以來最優。2017年以來,漓江流域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連年保持Ⅱ類以上水質。漓江流域生態系統類型齊全,群落結構多樣,生物資源豐富,特有物種繁多。2022年,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新物種桂北琴蛙。
漓江發源于華南第一峰貓兒山,全長214公里,是珠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地。漓江流域涉及桂林市12個縣(市、區),涉及國土面積1.74萬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385.09萬人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年初,《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正式印發,為廣西第一部地方綜合性生態環境保護法規,使得漓江保護工作走上了法治軌道。
來源|新華社等
關鍵詞:
流域治理,水環境治理
全年征稿/資訊合作
聯系郵箱:hbzhan@vip.qq.com
- 版權與免責聲明
- 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環保在線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,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,https://www.hbzhan.com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- 3、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4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